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0叛逆 (第2/2页)
的矛盾。生在篮球世家就一定要打篮球吗?拥有天赋就一定要打篮球吗?儿子的成长与反叛期比同龄人要晚了太多,同时,也激烈太多。他宁愿与这个已产生二十多年牵绊的运动彻底切割,也要挣脱父亲的控制……后来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姜奇说完,双手一摊,叹了口气。对于这件事,他从来只能做个旁观者,而不去多做评论。每个人的生命中都着不同的苦难,很多时候,并不是坚持下去,再挺一挺,就真的能过去的。兴许,彻底抛弃,换一条再来,才是重生。 齐冬也没再说话,这个故事压得他心口发闷,他可以理解所有的选择,可另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惋惜。 “是这儿吗?”车停靠在一栋装修颇具古风的建筑前方,齐冬认了半天也没看到个显眼的牌子,可导航提示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就是这儿了,之前我来过一次,是有点不太好找。” “岂止是有点不好找……行,我把车停里边吧。” 齐冬想将车开进去,可刚有动作便被门口的保安拦住,又是登记又是电话的,耽误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了进去。 “里面是私人会所,管得比较严。”将车终于停好,姜奇介绍了两句,又打了个电话,就见一位长相高壮的男人走了过来。 “董俊,原来7套的制片。”姜奇向齐冬介绍来人。7套就是本地体育频道,这人他没见过,但一定是听过名字的。齐冬热情地与来人握手,又介绍了一番自己,这毕竟是前辈。 三人寒暄了一番之后向那大楼走去,前面有美女服务员带路,可也走了不少的距离,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推开门,里面坐了半房间的人,而最显眼位置的那位无疑就是石怀义了。一眼望去还是能看出年轻时的几分模样,虽明显胖了不少,可一笑,脸上标志性的酒窝依旧夺目。 齐冬从前一直觉得姜奇是个大心脏的淡定之人,而这次在偶像面前才让他看明白,那些所谓矜持,不过是没找到正确的对象。 姜奇本就是个文笔口才俱佳的媒体从业者,虽然面对偶像显得尤其激动,但表白的真心话也是绝对的动人。姜奇当年也是因为喜欢石怀义才进的这行,那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能采访上偶像,可没想到,自己刚前脚踏进这行,偶像后脚就退圈了。 石怀义听了笑笑:“人生嘛,总是在不停的错过中度过,像我这次也是。” “怎么了?”姜奇赶忙追问。 “董俊不是前几天还问我怎么突然到北州来了,我其实,这次是想约一位朋友,当面跟他聊一些事的,只可惜他说比赛太忙不见,我这一趟可是走空了。” 说到这里,石怀义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一脸并不甘心的表情。 “你说的……是赵恒宇?”董俊问。 这个名字一说出口,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董俊摸了摸鼻子,思索着这个名字在当下到底是不是一个禁忌。 石怀义抬眼看向他,苦笑一下,也没再多说什么,但所有人便都懂了。 虽然并不说明,但齐冬大概也能猜出一二。当年赵恒宇离开东南麒麟,便几乎跟队里的所有人都闹翻了,自然包括尖锐矛盾的中心,钱旭和石怀义。齐冬不好多讲,但如果从赵恒宇的角度来看这事,便也能理解他的反应——当年闹成了那样,拉黑了好几年也也没有联系了。有天突然这个人又找你,说有事相谈,谁听了都觉得莫名其妙,更别说联赛里出了名的冷脸王赵恒宇。 后来,话题没再在这里继续纠结,在座的自然还是更关心石怀义本人的故事。当年离开职业联赛后转身走进一所美国大学,石怀义同时也开启了一条与前二十年篮球生涯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他念了EE专业,毕业之后进了一家当地的变速箱企业,再也没做过跟篮球有关的工作。他活得很低调,没有过公开的社交媒体账号,在海那边像是完全消失了一样,只偶有粉丝偶遇,拍下他的照片发在网上,而大多评论只有两个字“胖了”。后来,似乎再没有人关心他了,也没关心过他与篮球间可能的联系。 而这也许就是大多职业运动员退役后的缩影,在役时候无论多光彩夺目,在离开赛场之后,都不过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而已,柴米油盐,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 从饭局离开之后,齐冬开车先将姜奇送回家,之后驶向回家的方向,今夜的三环东段车辆稀少,路边的大灯将冷清照得有几分凄凉,齐冬突然地就想跟宋孟柏聊聊,聊聊一个运动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场上场下的闪耀与平淡。 最后,齐冬还是遏制住了自己这个有些近乎疯狂的想法。 他们大概并没有到要如此剖析的程度,应该是这样的,齐冬又默念了一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