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麟州来人 (第1/1页)
连着两天,应驰都没再来林府,似乎是放手了,林珩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林远茗的张氏却提心吊胆,生怕林珩之前将人得罪了。 林家如今风雨飘摇,得罪恪亲王无异于是在往绝路上走。因此张氏嚷嚷着要把林珩送去王府赔罪,而林远茗只会唉声叹气。他们大概已经忘记林珩以死抗争的事,都在惋惜留不住的荣华富贵。 一家人吃饭的圆桌上,林珩坐在离主位最远的地方,左右两边隔开一两个空位,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与林府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这份孤独感其实自林珩幼年就一直如影随形地伴着他。 张氏并不是多么慈和的继母,她对林玙林琅有多溺爱,对林珩就有多苛刻。不过实际上张氏最厌恶的是林琛,因为嫡长子是继承家业的,于家族中地位不同。而她的两个儿子虽然占着嫡子的名头,却因为自己是个继室硬生生矮了一头。而林远茗视林琛为掌中珠手中宝,张氏怎么也挑拨不动,她便只好将所有怨气都撒在与林琛一母同胞的弟弟林珩身上。 至于林远茗,他也不是多么负责任的父亲,他只重视惊才绝艳能给自己长面子的长子,其余孩子都当作路边的石头一般。 林玙林琅好歹还有母亲疼爱,林珩却什么都没有,林琛虽然关心疼爱林珩,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求学,远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林珩总是报喜不报忧,等林琛意识到弟弟在林府过得并不好时,林珩已经被排挤孤立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让林琛气愤的是林玙和林琅成天针对欺负林珩,林府中上上下下竟没有一个人觉得他们不对,反而习以为常,对林珩没有半点尊重。 好好的弟弟被养成怯弱孤僻的性子,林琛发了好大的火,甚至怒扇了张氏两巴掌,对林远茗也是疾言厉色,而林远茗被自己的嫡长子凶了一顿也不生气,反而对他无有不从,于是林琛做主把林珩送回越陵老家交给族老照顾,等一切都安顿好了才销假回书院上学。 那时候林珩十一岁,距今已经过了六年,若说从前他还会偶尔忆起林府里的一草一木,如今对这个家的留恋却是已经消散得丁点不剩。现在林珩只盼着兄长收到信后,早日派人来接他去麟州,林府不是林珩避风的港湾,他急需找一个让自己有安全感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只能是林琛身边了。 值得庆幸的是,林琛的人来得很快,不过十多天的工夫,林府的大门前便被几匹大马和一架马车堵得严严实实。 “林老爷,在下林超,我们大人说思念胞弟,便差咱们几个兄弟前来接二少爷去麟州暂住,大人的手书在此,还请您私下再细看。” 林远茗接过长子的书信,揣进自己的袖子里,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张氏却先一步蛮缠起来,她已经下定决心要用林珩换取荣华富贵,如今怎么可能让他走,更何况恪亲王自从来过一次之后就没了音信,张氏每天战战兢兢地生怕被他报复,她更需要林珩留在府里随时等待王爷的怒火了。 “珩儿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就让他再多住一段时间吧,也好在他父亲身边尽尽孝,免得别人说闲话。”张氏尽力让自己笑得和蔼温婉,言语间却是想用孝字的帽子将林珩扣下。 读书人都重名节,若是不孝的名声传出去,那这一辈子的前程算是到了头。但林超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见林远茗也面露犹豫,便将第二手准备也推上前来。 “林老爷林夫人有所不知,二少爷此番考中举人,排名前列,大人之所以想将二少爷接过去……这其中打算,老爷仔细斟酌,尽孝心什么时候都可以尽,可那向上官引荐的机会,错过了就是没有了。” 张氏惊呆了,这段时间府中多事,她都忘了这一茬了,没想到林珩竟是中举了,凭什么,凭什么好运气都是林琛和林珩两兄弟的,她的玙儿琅儿哪里比这他们差。 张氏郁促得不行,再看林远茗一脸惊喜,牙花子都要笑出来了。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我儿果然能干,头一回乡试就中举啊,他大哥当年十五岁中解元,如今珩儿十七岁中举,也不差,也不差。”林远茗觉得家族振兴有了希望,脸上的灰败一扫而光,这还是他被停职之后,第一次感到如此松快,“我儿这回是中了第几名?琛儿他怎么说?” “二少爷中第五名,大人说这个名次中进士是稳当的,所以才想将二少爷带在身边长长见识,毕竟林老爷现在还未复职,不好带着二少爷在圣上眼皮子底下频繁行动……大人让您保重身体,在京城低调行事,也约束好家中弟妹,他今年年底政绩评估一过,怕是就要……”林超手指朝天做了个向上的动作。 林远茗明白他的意思,顿时笑得更加红光满面,即使他被停职了又怎样,他儿子出息啊,“是这么个理,我肯定低调,也绝不让孩子们出府闯祸,哎呀,我这就让人去叫珩儿,让他跟他大哥好好学。” 张氏见事情发展成这样,还想再挽留,但这回林远茗可不给她面子,眼里尖利威严的光芒教她心慌,“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不准再插手琛儿和珩儿的事。” 林远茗现在无比后悔当年对林珩的忽略,但他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怪自己不负责任,怪只怪张氏胡来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若不是这搅家精管家不利,林珩哪里会孤零零一个小孩回越陵修学。要知道京城的教育资源是举国最优越的,若是林珩一直留在京城上学,说不定他林家又会出一个三元及第的佳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