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桃源_第三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第2/2页)

扩展到广州来?只是区域性的吗?

    沈宝云的眼睛不住地往四周看,寻找着看起来不太正常的人,但周围熙熙攘攘,像一个大都市火车站应该有的那样嘈杂而混乱,人们的脸上或是烦躁或是面无表情,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常。她一路小心翼翼,终于走出车站,但坐在拥挤的公交车里更是觉得紧张,好在一路上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家。

    回到自己的小屋,沈宝云进入空间匆匆吃了一点饭,就开始照管那些动物,忙到很晚才睡了。

    从那天起,沈宝云余下的两周假期就再也没有出过空间,就在里面打理自己的农庄,在这个与外界真空隔离一般的地方,她觉得特别安宁,之前所受的惊动也渐渐平复下去。她相信这只是突发的恶性事件,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从前邪教闹得猖獗,不是也平息下去了吗?

    当没有事情要做的时候,沈宝云就拿出笔墨,临着字帖练起字来。她所用的文房四宝之中有两样还是在黄山旅游的时候买的,就是徽墨和歙砚,花了几百块钱,砚台上雕着梅花,墨条上还绘着彩色的龙凤。

    在山谷中的地上支起了一个小桌子,盘腿坐在地上,沈宝云在砚台里倒了一点水,然后用墨锭轻轻磨着,不多久墨汁就变得浓黑,这块砚发磨的确很好。

    临着面前的颜帖对于她这样刚刚开始练毛笔字的,颜帖还是比较合适的,沈宝云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渐渐把全部精神都用了进去。

    她写着写着,忽然觉得自己单纯照着字帖在旧报纸上画,似乎不能得到颜体的神韵,甚至连框架笔划都学得不像,便拿起字帖专注地看着,首先看人家的字结构是怎样的,再细看每一笔该是如何落笔,如何延伸,再如何收笔,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是怎样运转,渐渐地竟入了神,忘记了要自己动笔去写,总觉得里面像是有许多东西让自己看不够似的。

    沈宝云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照着落了一笔,看了看却又觉得不满意,好像没有学得颜体的味道,于是又回过头对着字帖看。

    就这样花了一个多小时,她才写了十几个字。但她精神上是充实的,觉得自己是得到了很大的享受。

    直到把那一小汪墨汁写完,沈宝云这才收了笔。古人写字是为了怡情养性,自己多练一下毛笔字,是不是也能让心情更加宁静,不再为过去的事情所困扰,也不为未来的前途而迷茫?

    古人隐居在山间,都是这样打发时间的么?下一局棋,弹一首曲子,再写几幅字,画几张画,就这样度过了悠悠岁月,平静而安宁。外面无论如何扰攘,都不能打破他们宁静的内心,人如果能在精神上取得圆满,那真是太幸福了。

    但即使是深山中修道的人,也是需要朋友的吧?即使是山中的妖精,也是有另外几个妖精为伴的。沈宝云不由得暗自苦笑了一下,自己终究是没有了可以淡然相交一世的朋友。

    沈宝云转而一想,自己的空间中虽然不缺食物,但可以用来在精神上怡情遣兴的东西似乎还是少了一点,如果自己要在这里隐居一段时间,该怎样打发时间?要不要买一架古琴或者一支洞箫呢?

    沈宝云写够了字,又弄了一些杂事,就钻进帐篷,开亮了灯,打开手提电脑,里面自己下载了一些音乐,其中还有一些古曲和佛曲。沈宝云把鼠标点在古曲那一块,让曲子顺次播放,这时她不想听流行音乐,倒是很想听听这样音韵悠远的古乐,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心更加平静。

    她从一个小巧的书架上拿下一套《春日将至》,这是一套枕边书,专供人在休息的时候舒缓心情的,选的都是一些闲雅的内容,但定价很贵,一套三本要八十八元,即使打了折也要七十多块钱,当时买下来的时候很是rou疼。

    因此自己买的并不是全套,全套的枕边书一共是二十个系列,当时沈宝云一看名字,就觉得个个喜欢,“吉祥、童子、尚古、本草、痴人、红颜劫、君子国、丁香……”

    当时好想全都买下来,但一算自己的银子,只能选择最感兴趣的《春日将至???三月?陶陶然》,这在沈宝云一直是一种遗憾。

    这套书已经买了几年了,但现在仍然有兴趣一看再看,现在她拿着的就是一本《陶陶然》,翻开来,里面是大片的或彩色或黑白的图画,配合着一段段或长或短的文字。

    沈宝云看到了这一页,“微风在园中唤起一阵阵花浪,就像那静谧、柔弱的大海。浪花在绿叶丛中流逝,于是又现出花园和绿色的大海。……花园,我美丽的花园,你走遍天涯也找不到这样的花园。也找不到这样清澈、活泼的流水,也找不到这样的春天和夏天。”

    配图是一只漆画梳子和一双木屐。

    又翻了几页,沈宝云不由得念了出来:“生涯懒立身,腾腾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谁问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

    这是日本和尚良宽写的一首诗,沈宝云在书中所引的许多古诗中独独对这首诗很有感觉,尤其是最后两句,或许是因为那些中国的诗歌在自己的国家脍炙人口,所以反而没有那么深的感受了。配图是一副木雕。

    沈宝云慢慢地一页一页地翻着这本并不厚的书,渐渐地觉得深邃安宁而又闲静无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