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各地接令(二) (第2/3页)
正是刚刚他们聊天之时,与离开的两名虎贲在城外擦肩而过的纵泉三人。 “令居都尉何在?” “末将在!” 纵泉把竹筒递给虎贲将士,虎贲将士又递给令居都尉。 “令居都尉接诏。” 令居都尉看到打开的竹筒皱了皱眉头,随后打开,看到金城的文书松开了眉头。 令居都尉看完诏书以后,把所有东西还给虎贲将士,然后锤锤胸口和其他人半跪在地: “末将奉诏。” “接大司马、羽林大将军、冠军侯令,命汝三日内集齐你部三万兵马,七日内抵达护羌站所,违令者斩,贻误者斩!” “末将领命!” 令居都尉接过军令,随后写好令居二字文书,盖上印递给虎贲,虎贲接过装好以后递给纵泉。 随后三人换了马匹,出了城西往护羌站所奔去。 三人又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赶路,来到护羌站所管辖范围。 不过这一片斥候密布,所以他们一进入这片区域,他们的行踪就被探查到了,随后八百里到来的消息就被传到了领护羌校尉的案头。 李息去世以后这么大的事物,总不能没有一个主事人,所以李息选了一个人禀明了朝廷,就有了领护羌校尉。 而在纵泉进入护羌站所小城中,来到护羌校尉府的时候,他们早已在门外等候。 一众人看着远远奔来的三骑,不由得在心中感叹: ‘等了这么久,终于是来了!’ 没有朝廷的诏令以及军令,他们做什么事都是战战兢兢的,深怕哪一步不对,只能按照李息生前的布置安排。 这就是一支大军没有主心骨的后果。 不过这种‘萧规曹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正好,要是碰到一个胆大包天的,带着大军去进攻羌人,那事情才麻烦。 不过这种人是极少极少的,因为擅自出兵是要被砍头的。 所以这种人要不就是蠢货,要不就是天才。 “领护羌校尉何在?” “末将在!” “护羌校尉部接诏!” “末将等接诏!” 众人锤胸躬身行礼,没想到虎贲都尉直接把诏书递了过来,领护羌校尉想想也就知道了。 肯定是写了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比如说李息逝世的情况。 1 确实是如此,一路上没有宣扬的原因也是这个。 领护羌校尉看完了以后,躬身行礼: “末将奉诏!” 随后把诏书收了起来,这本来就是给他们护羌校尉部的诏书,他们是最后一个地方。 至于湟中义从,霍嬗的手令就足够了。 “护羌校尉部接令!” 一众人又是锤胸行礼。 “大司马、羽林大将军、冠军侯令,护羌校尉部聚拢兵马,本部兵马进驻前沿烽塞、堡垒,斥候探出三十里,做好防御。 安排好金城与令居兵马,以及湟中义从部等部落的安营扎寨及后勤事物。 1 务必不可轻举妄动,等本侯前来,违令者斩!” 一众人听到前面的军令,无一例外,全都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有了军令他们就知道怎么安排了,不会像现在一样,每日过得战战兢兢,生怕羌人得知李息老将军逝世的消息。 若是军中有帅,那肯定是生怕你不来,但是现在不是没帅嘛! 这几日又是怕羌人突然攻来,可以说这一个多月,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打仗杀人他们不怕,但是羌人若是真的打来,他们做不了这个到底该如何应对的主。 领护羌校尉虽然能做这个主,但是此人萧规曹随都做不好,更别提让他做韩信,领几万兵马打仗了,他怕啊! 不可否认,他们都是一批优秀的大汉中层军官人才,但是这些校尉都尉,让他们领几千兵马去拿下哪方敌军,那没二话。 但是让他们领几万大军,顾全局,谋战略,还是饶了他们吧! 1 不只是护羌校尉部这边,整个大汉现在的情况都是这样,有着一大批优秀的中层军官,但是没几个能当主将的人。 他们听到前面的军令确实松了一口气,但是听到后面的军令,却都脸色一变,皱起了眉头。 其他的倒是没什么,他们还很认同,主要是湟中的问题,湟中退回就相当于把一大片地盘送给了羌人,也相当于他们这些年的努力全都没了。 而且霍嬗这还没来,就直接改变了李息的这十几年的对敌策略,由不得他们不担心。 虎贲将士看着他们变了脸色的样子,厉声喝道: “为何不接令?” 领护羌校尉听到这话,犹豫的一些开口道: “湟中……” 但话一说出口就被领护羌校尉瞪了回去。 1 “末将领命!” 不管命令是啥,就是让你去送死,命令一下,你就得执行。 看着领护羌校尉接下军令,虎贲将士缓和了一下神色,拱拱手说道: “我二人还得去一趟湟中,烦请校尉安排一二引路之人。” 领护羌校尉听到这话立马应声: “这是自然。” “赵曲长,从你曲调两什斥候,护卫两位兄弟前去。” 虎贲听到他的安排,连忙说道: “要不了这么多,二三熟悉路途之人就行,传令要紧,人多速度慢!” 1 虎贲将士不愿要这么多人,大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