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曲折人生路 (第3/4页)
。 第二天早晨,水就退了七八寸。水退哒,民工又上堤哒,要抢渍水。一条渍水堤儿断哒,我就驾条船,想用船堵口,一驾拢去,船就拆断哒。我差点点儿一下夹那断船里头,差点点儿淹死。我那时不会泅水,而今泅得一点点远哒。渍水排干哒,到了八月十五,还逼到群众插秧。群众硬不插,说:“俺还会不想得东西呀!到了几时哒,插起秧还有么得得的。” 9月底,我又脱不得乎,要我带两个中队上堤去。一个中队是农会主席贺文清当中队指挥员,那个人啦,肚皮硬有三尺厚,不管账,倚到风湿病,一件长袍子一穿起,自己也懒搞得,他那指导员硬是要我跟他当的。一个中队是王乡长当指挥员,那个人啦,眼睛四射,手在系撮箕条,眼睛都观到场的,看到何地方有问题,就拿起个喇叭筒喊。他是个长工出身,做事几多狠啰。那个中队,我没有管过账。我生了个无名疮,到酉港住了几天医院。冰天雪地都要搞,打起赤脚,就在冰块得上跑。合拢的时候,硬有两天两夜没有上床,人站都站不稳。堵口合拢几条龙进土,一不加劲进土,土就流起跑哒。有的民工挑起撮箕扁担就那样睡着哒,喊都喊不醒,几多造孽呦!创造的活钩倒土法,一边撮箕系挂钩上,一边撮箕系挂钩脑脑儿上,一拢去就倒,不挂撮箕屁股。那好快呦,功效提高两倍。我那年一回来就得了风湿病,就是踩雪水得起的,这病后来间隔几年发一回。那年,回到家里疹了一年多风湿病,搭帮一个伪军医,帮我治好哒。 好,这就到了1955年8月份啦,划界啦!各归各,是六区的都到南县去,七区的一部分到安乡,一部分到汉寿。干、教、医当中过汉寿来的就只有我和肖静莲。是因为当时的六区政委王富川、内定为副县长,他双手能同时打算盘,象棋下得好,招领导喜欢。他又喜欢我,就给郭连贵写信,让我过汉寿来了。还有他的未婚妻肖静莲。结果他自己犯了错误,把十几万元救济款用到生产上去哒。他脱不得乎,过不了汉寿,副县长过了河,肖静莲又只好打转身。为这个事情一搞,王富川就没有当区委书记哒,到南县检察院当院长呀么得,后来又当一般干部。1955年省里召开区委书记会,他到汉寿搭汉寿的会议车,到长沙申诉,罪又小一点了,又当了检察院副院长是么得家伙。后来又搞下去了,通过郭连贵的关系,到七一机械厂当了个什么官。1962年过苦日子,他干脆跑回北方去哒。后来又通过郭连贵,到汉寿粮食局当一般干部,后来当副局长。他因为结婚,吃了几箩筐橘子,《滨湖报》登文章通报了他。那时候是穷光荣啦! 我过了汉寿,王富川没有来唦,就把我安排到文教科工作,搞了一个月,调查沧港完小一宗案子,女老师搞女学生。1955年9月份,派我到毓德铺区公所搞办公室。黄新樵当区委书记。黄新樵对我说:“关于你入党的问题,我已经呈报到县委组织部去哒。”过了两个月,组织部给个回信条条儿,他又给我看,上面写的:“该同志还可以考验考验!”俺那时几也是不懂事嘞!张树冲送了一个犯人来哒,打起灯笼火把送来的。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开收条,把犯人关起来。送犯人的几个人要回去,说是路上危险得很,要借两条枪。我就找妇女主任、区委委员饶冬梅商量,她就同意哒,借了两条枪给他们。第二天黄新樵回来哒,我就向他汇报,哎哟,他不恶言恶语批评你,总是那样默默念念起去,什么警惕性不高,什么要是坏人怎么得了。后来饶冬梅告诉我,黄新樵也这样找她念了一餐。只有一宗事我硬一滴滴儿都不晓得。那天晚上,我歇到床上,只听到哼哼喊喊,第二天起来拿个脸盆去厨房打水,哎哟,我的天啦!一根柱头上捆一个。四合盘的屋啦!根是根柱头上捆的都是人,一二十个。这只有武装部长、特派员一些人晓得。 一回吃夜饭,只听到喊犯人跑哒,放下碗筷就追。犯人双手捆到的,绳子没有散,跑俺不赢,抓到哒。 区委办公室的事多得很,一天忙到晚,跟而今比,一个人做两三个人的事。收、印、发文件,处理民事纠纷。冒得一样事不搞。我处理过一宗离婚案,一个四十多岁的女的,同一个二十一岁的男的结婚三年,男的要离婚,女的说我离婚了怎么搞,伢儿得何个养,我说:伢儿你带到,男的出钱。 这样搞到1956年6月份,我调到了县委会办公室,开始安排我搞统计,表头表脑,处理人民来信。就是而今信访办的前身。10月份,就到省委党校档干班学习档案学,学了两个月。清理档案,搞了一年多。这我就开始读书哒。1954年7月到1956年6月,没有读书,报纸都没有大看。忙于杂七杂八的事务。我到省委党校学习,党校有个图书馆,我就借了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读了鲁迅的日记,读了鲁迅的一些。在这以前读的只有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阿q正传》英语本,丁玲的《在病院里》,没有读其他的东西。《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都没有读完,没有看过电影,没有看过戏。这年从党校一回来,我就读书,躲到废文件堆里读书,反正就我一个人。一天也还是清一点档案。那就读了一点书啦!《新儿女英雄传》《水浒传》。一接触文学作品就想写,订了《理论学习》《文艺学习》《人民文学》《长江文艺》等等。一年十二个月,尽是读书。那一年是我的转折点。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我横直不做声,耐起我讲,我也不讲。到了这年冬里,郭迪前就安排我跟到县里的副政委、组织部长詹顺初跑。詹顺初在新兴调查粮食情况,他手边没有人,郭迪前就派我去。煞黑的时候走到了沧港,从沧港走到新兴公社,经过一座无人烟的莲湖,好多坟山坪,到那里搞调查,肖广义去哒,调查哒就要我写材料,叫做什么《新兴乡的粮食调查情况》。反右运动我成了积极分子。就因为我没有发言,没有给党提任何意见。1958年元月,我调到《汉寿报》,搞了三年,这是短命的三年,没有读好多书,日日夜夜忙得要死,写文章,编文章,校文章,没得一下下儿休息的。其中一年挤时间都只读了《红楼梦》。 我这个经历告诉你有好处,好让你坚定搞好创作的信心。我这一辈子基本上有一大半功夫没有用到创作上。26岁以前还没有真正读文学作品。1956年下半年才读文学作品。1958年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红楼梦》。从1958年到1961年,这三年虽然忙得很,但因为编报,锤炼了文字功夫。这三年当中也读了一些书,《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青春之歌》《红岩》,读了两个作家的作品:周立波、赵树理。那三年拍了不少照片,只怕登了几十幅,《湖南报》《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