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派_第0022章 道佛辩经分文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022章 道佛辩经分文武 (第2/2页)

投入,反而会坏了心X。

    到时候就真的成了那种样子,自己的人生岂不是毁了?

    师父担心不是没道理。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学坏容易,学好却是千难万难了。

    历史上,一些门派的天才弟子心X不坚被人带坏的例子很多。

    因此堕入魔道,屡见不鲜。

    张君宝的住处都由苗道一安排,这是苗道一後来跟过来说的。

    这个安排是情理之中。

    自己和他年纪相似,而且一路过来也算是b较熟悉了。

    张君宝也明白,这是祁志诚想要让苗道一和自己打好关系。

    谁让自己是师父唯一的弟子呢?

    这让张君宝心中感慨。

    在山上的时候,知道师父是高人,可其他的没太多的了解。

    下山之後,先是遇到峨眉掌门慈心师太,两人以师兄师妹相称,着实让他震惊了一把。

    後面的震惊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更甚一个。

    自己抱着的大腿足够粗,连全真教都得过来蹭好处。

    第二天,张君宝没出门,在屋中闭关了。

    师父什麽时候离开他不知道,可他清楚,师父离开不用自己去送,更不需多问。

    想想师父要对付六道宗,张君宝心头忽然多了一份压力。

    将来自己是要继承师父衣钵的,得到了师父和纯yAn宗的好处,自然要担负起责任。

    而这个责任便是对付六道宗。

    师父是强,可想要覆灭六道宗,怕是难。

    毕竟连师祖都未做到。

    纯yAn宗的弟子还得和六道宗继续纠缠下去。

    自己现在实力太弱,必须尽快提升功力,好帮师父,帮纯yAn宗出点力。

    甚至等到自己七老八十功力大成之後,就得冲到对付六道宗的第一线,成为主力。

    他可不想给师父丢人。

    师父威名之盛,不可想象。

    若是教出的弟子无用,太说不过去了。

    两日闭关,张君宝在练功的同时也在琢磨师父交代的事。

    就是道佛辩论中,要是自己出声该说什麽?

    他仔细回想後世的一些记忆,可惜搜遍脑瓜,都没得到太有用的信息。

    因为网上对此次辩论的过程基本上没什麽描述,一笔带过,然後便是结果,全真教为首的道门落败。

    不过,自己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至少知道了一些历史的走向。

    可对於这里的历史,张君宝心中存疑,有些地方似乎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历史,有些偏差。

    就这些武功而言,历史中哪有如此厉害的人物?

    不管怎麽样,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历史走向还是没问题的。

    自己知道一些辩论的事宜,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反驳佛教的观点。

    “难~~”一天之後,张君宝觉得自己头昏脑胀。

    虽说是一天,但他已经是在梦中参悟,抵十几天时间。

    想要破局基本上没可能,因为忽必烈已经定调了,谁也无法改变结果。

    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让结果稍微好一点,不会那麽残酷。

    哪怕如此,张君宝也没什麽把握。

    一切还得等到了现场,见招拆招,最好是能够抓到对方的漏洞还击。

    可惜,佛教擅长辩论。

    佛教早期和婆罗门教辩论,失败的佛教徒会割头断舌,在如此残酷的代价刺激下,佛教弟子需要经过大量地狱般的辩论训练。

    所谓平时多流汗,辩论之时少流血,久而久之佛教便有了成T系的因果逻辑和各种辩论之法。

    而道教弟子不同,道教一般讲究清静无为,不大和人争辩,大多是个人隐修。

    1

    依靠的也就是理论,很难与佛教匹敌。

    也就是说嘴上功夫,佛教甩道教十万八千里。

    用自己的短处去碰对方的长处,就是自己找cH0U。

    可惜,这是朝廷的命令,无法拒绝,y着头皮也只能上。

    道佛斗争,道家想要胜出,一般要玩武斗,不能文斗。

    所谓武斗,便是所谓的道法符篆之术,呼风唤雨等等。

    这才是道教擅长的领域。

    当然,这些在後世人看来其实就是一些魔术戏法之类,再加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

    而呼风唤雨则是对天气的了解,从环境、动物等各种细微的变化中推断出有雨,或晴天。

    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倒不是完全说是骗人的。

    1

    可在古代,世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奥秘,视为神仙法术。

    只可惜,这种武斗其实也就是早期有点用,後面也没有了优势。

    因为这些手法用得多了,总会被人察觉其中的玄机。

    除此之外,道教是诞生於本土的宗教,不论佛教弟子,还是道教弟子,对道教的思想和道文经典等都b较熟悉,而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弟子对佛教的经典、理论等较为陌生,并不熟悉,可不是谁都像火龙真人学贯古今,JiNg通释儒道三教经典。

    所以辩论过程中,佛教弟子可以做到知己知彼,而道教弟子由於缺少对佛家的了解,辩论时处於劣势就没什麽好意外的了。

    当然,这是排除外部g扰,单凭辩论而言。

    实际上,历史上的道佛辩论基本上都受到了朝廷的影响,皇帝的喜好才是决定因素。

    这次便是文斗,而不是武斗。

    忽必烈的偏向可想而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