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周瑜诸葛吴中定策 (第2/3页)
0ng墙外的黍田,「是江东百姓免於饥馑的未来。」 *** 水镜山庄中,司马徽正在药圃采集晨露。阿黎气喘吁吁奔来:「先生!江东飞鸽传书,说张昭联合顾雍等老臣,要联名弹劾周都督专权!」 「弹劾周瑜是假,b走孔明是真。」司马徽将露水倒入青铜监,水面显出吴g0ng偏殿景象——孙权正焚烧联名奏摺的副本。「你看,吴侯心明如镜,只是需要台阶。」 他取来三根蓍草编成舟形,草舟浮於监面竟自行转向:「去告诉庞士元,让他将蜀中新织的赈灾布帛,改道运往江东。」 「可那些布帛原要救助益州流民??」 「江东稳则蜀地安。」司马徽弹指激起水花,「周瑜需要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变革,而布帛抵吴之日,便是东南新政初啼之时。」 *** 诸葛亮初在吴郡开设的儒子馆原门可罗雀,某日却忽有数百幼童涌入。孩子们唱着新编的《采莲谣》:「莲叶圆圆遮风雨,先生教字不教愁??」 周瑜循声而至,见诸葛亮正以沙盘教童谣拆字。一顽童将「武」字写成「止戈」,嚷道:「我爹说打仗就是为止戈!」 「此子有慧根。」周瑜惊叹,却见那孩子衣领绣着张昭府徽。原来是张昭最宠Ai的幼孙! 当夜张府大乱,老家臣跪求诸葛亮:「小公子回府後竟烧了《孙子兵法》,言止戈为武才是圣道!」 诸葛亮携童登门谢罪,却见张昭盯着焦残竹简老泪纵横:「老夫钻研兵法四十年,今日方知三岁小儿亦明至理??」转身对诸葛亮长揖,「请先生明日过府,共论止戈之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