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1章 敢称兵器者皆斩之 (第2/2页)
,便是空气中都弥漫着极为浓郁的血腥味。 当那个用鲜血浇灌的图腾彻底落成的那一刻,围拢在周遭的巫师席地而坐,嘴唇蠕动,一同吟唱起来,晦涩的言语在场中回荡。 “大王,祭坛已成!” “我肃慎族必将复辟先祖的荣光。” 一名倚娄着身躯的大祭司躬身走到那肃慎族的新王面前低声道,本就倚娄的身子在面对那名并不高大的男子时,压得更低。 细细看去眼前的肃慎王,没有部族勇士强健的体魄,也没有巍峨高大的身躯,可眼眸中透着的凶戾确是让人不寒而栗,正是这位狠人,短短三年之间便一同整个肃慎族,更有南下指染中原之意。 “可惜了,这些都是奴隶卑贱的血……” “前些日子派去十万山岭的勇士如今还是了无音讯,想来也是凶多吉少,若是真将那人缚来,这场祭祀想来还能多出燕国使臣的席位,这场面也能更大一些。” 肃慎王望着周遭各个部落的首领轻叹一声,这场祭祀可谓是声势浩大,放眼望去北地各族首领泰半而来,也有了那么几分中原帝王登基时万朝来贺的意思。 “大王,何必忧心。” “如今我肃慎有十万青壮,皆是弓开四石的精锐,如今中原腹地各国纷争不断,是那天下大世之争,也是我肃慎最好的契机,祭天告祖之后,正其身,顺其名。” “徐徐图之,待中原战乱一起,我王挥兵南下,占据千里沃土,自立为国,那时候也不知那些人,如何在以蛮夷称之!” 老祭司眺望着中原腹地喃喃出声。 “先祖以石簇弓弩贡之中原古国,” “本王也想知道受贡是何等滋味。” 肃慎王望着底下各个部落首领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对于周遭这些民族各大部落的首领,自己是打心底看不起,也从未将之放到一个层次。 “开坛吧。” 肃慎王起身道。 迈步往祭坛走去, 与此同时周遭席地而坐正念叨着晦涩言语的祭司口中声响渐渐高了起来,当那肃慎王踏上祭坛的一刻,晦涩的言语响彻在不周山上空。 肃慎王踏着满地血污徐徐登高而上,迈上最后一步石阶时,四周的肃慎族人皆是跪拜下来,乌泱泱的人头触碰着脚下的土地,肃慎王目光扫过,便是那些个不可一世的各族首领也是低下头来,不敢与之对视。 “祭文!” 肃慎王收回目光沉声道。 身后早已经等候多时的祭司端着一个托盘走来,一道兽皮上撰写着洋洋洒洒数十字的祭天文章。 煌煌苍天,笼抱宇寰; 生灵万象,皆存其间; 大荒之隅,有山不合,名曰不周; 不周之始,古来有之,肃慎之存; 而今部落一同吾乃肃慎之王; 谨以此文至诚昭告山川神灵: …… 肃慎王面色郑重出声,晦涩的蛮夷之语在不周山顶回荡,周遭的数十名祭司敲打着用头颅制作的乐器为和。 …… 不周山下, 身穿黑金蟒袍的少年郎继续策马于山脚下的小道之上,腰佩长剑,身系酒葫芦,小道不平,马蹄踏下有泥土飞溅,碎石扬起。 不知何时,远处已经围满了身披藤甲,手持长矛,腰负长弓的肃慎族人,正是自家王上祭天告祖之时,虽兵卒不过万人,可山脚确是防守森严,何况那不速之客也没有丝毫躲避的意思,马蹄阵阵,声若惊雷,山林间围拢过来的肃慎族人已经过千余。 “放箭!” 领头的头领没有问来者何人之类的废话,只是眼睛微微眯着,望着越来越近的一人一马,沉声下令道。 “嗡嗡……” 长弓轻震,萃毒的石簇化为密雨落下。 弓开四石,有破空之声, 可箭落到那少年郎身前之时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纷纷顿在半空之中,片刻后又无力的落下。 长剑扬起, 轻飘飘的一剑落下, 如同狂风卷起山林顷倒, “舒坦……” 少年郎翻身下马,仰头灌下一大口茅柴酒,回想起燕地边界的村落,回想起那些风干的尸体,此刻望去倒塌的山林之间,只余下遍地rou糜。 “一剑荡平世间魑魅魍魉……” 少年郎持剑踏步往山上而去,一步踏出,落下之时便到了百丈之外,此刻已经到了不周山下,已经没有了节省真气的必要,不过十几个呼吸的时间便已经到了不周山顶。 祭坛之上, 名正言顺,鬼伏神饮, 1 悠悠者祖,必佑其诚, 苍苍者天,必佑其志, 吾不周肃慎之族必将复辟先祖荣光! 肃慎王最后一句落下祭文尚未合拢之时, “登高祭天告祖,尔等蛮夷也配?” 一道清朗的嗓音落下, 清晰的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众人寻声望去, 只见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持剑登山而来, 一人一剑, 1 茕茕孑立, 踽踽独行, 眉宇之间是挥之不去的冷冽, 长剑下是无尽的森冷和恐怖, 那少年郎每往前踏出一步,无数悍勇的蛮夷便往后退出一步,远远看去,那单薄的身子将那一袭黑金蟒袍衬得无比的威严肃穆,竟是比那站在高台上的王还要来的伟岸。 高台上, 那肃慎王望着眯眼望着远处迈步走来的少年郎也不知为何心底竟是生出一股子恐惧的情绪,可盛怒确是压过了那股悸动,强行挺直脊背,维持着王的体面。 “这就是尔等的王?” 少年郎轻问一声,不见作答。 “蛮夷,也配称王?” 1 少年郎望着那祭坛顶端那人突兀喃喃自语道。 轻笑一声, 一剑落下, 整个祭坛竟是一分为二, 少年郎自始至终都没有去看一眼那碎石中残缺的尸身,也没有理会周遭惊恐的蛮夷,只是默默提剑在半壁山崖上刻下十二个大字。 “内外六夷,” “敢称兵器者皆斩之。” 与此同时, 一道身影渐渐在脑海中凝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