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9章 缘起缘灭 (第2/2页)
着铜地之下, 徐徐度步起来,如同神灵一般正注视着那万千苦苦叩拜着的狂信徒,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这大殿之上,每一步迈出,都是踏在云上的感觉,妙不可言。 至于那朝廷大军,天高皇帝远何必忧心,在西域这一方佛国,自己和那高高在上的君王又有何区别? 仁波切尊者展颜一笑, 慈悲的面容,却让人不寒而栗。 …… 三日后, 西口关, 大乾西陵郡连接西域五十三国的关口, 同样也是烂柯寺到达西域的必经之路, 此刻, 从天上往下看去, 数之不尽的身穿戎装的西域兵卒正从关外而来,烟尘滚滚,声势浩大,远远看去竟是不下五万之众,分为三路而来,旗帜分明。 “蛮夷扣关了!” “蛮夷扣关了!” 正啃着面饼的老兵望着远处汇聚的兵卒,吓得手中的面饼都掉落在地,双腿止不住的打颤,守城的边军算在一起拢共不过数千人,何况西边已经安稳太久,久疏战备,如今陡然之间看着数万蛮夷冲杀而来自然吓得魂飞魄散。 “众将士,勿乱!” “并非敌寇!” 守关的将领走出后,看清那几道鲜明的旗帜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自己昨日便收到了一封凉州谍报司传来的秘?信里面详细的交代了后面的事情,如今倒也不算慌乱。 “开城门!” 守将高呼一声, “吱呀吱呀……” 厚重的城门徐徐开启, 俯身望去, 底下的西域兵卒风尘仆仆,大多身披皮甲,手中的兵器算不得精良,甚至于还比不得自己等人手中淘汰下来铁器,可唯独那股子野性要远胜于自己,那是西域边境广袤荒芜之地才能养成的气质。 同样这也是曲先,若羌,于阗,这三国敢于灭佛的底气所在,或许他们的贵族,他们百姓,乃至于他们的亲眷都已经拜倒在烂柯寺下,可唯独这军队从小培养,一直保持独立,没有丝毫让僧侣插手的意思,同样也没有经历佛门的洗脑。 若整个西域皆是载歌载舞之人, 还要灭佛, 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罗公主,后面的事情便全靠您了!” 守将望着身旁一颦一笑动人心魄的西域女子郑重的开口道,细细看去那女子的腰间悬有一块虎符此刻正轻晃着。 “殿下的气魄也是远超小女子的想象,殿下能够信得过,也是小女子的福分,这虎符还请将军代为保管,事后再交还给殿下。” 女子望着已经入城的本部兵卒将腰间的虎符解下,递出,于自己而言这更像是一个信物,自己可没有蠢到去指挥大乾的兵卒。 “至于后面的事情,还张将军放心,小女子答应殿下的事,自然会做到,除非所有兵卒全部身死,否则绝不会让一个西域兵卒踏入西口关半步,这是小女子的承诺!” 西域女子斩钉截铁道, 娇媚的容颜上透着说不出的英气。 “阿帕,只要撑下后面的几天。” “那么余下的日子便是我曲先王室的荣光遍洒西域之时,套在我等肩胛上的枷锁也将被手中的长刀斩断!” 西口关上, 西域女子怔怔的望着前方广袤的大地, “此战往后,” “我们的牛羊将不再进贡寺庙……” “我们的家眷将不再苦苦叩佛……” 1 “我们的子女将不再入寺修行……” “我们将用我们手中的利刃斩断这千百年来束缚着我们的镣铐……” 一袭长裙被大风扬起, 如墨的长发轻轻飘荡, 那西域女子脸上带着动人心魄的美感, 言语更是如同魔鬼的呓语在耳边缭绕, …… 西陵郡, 边界, 一镇凉州铁骑踏上这片土地, 1 与凉州的苍茫不同, 西陵郡是一种荒芜, “这便是西陵郡?” 少年郎轻声喃喃道,入眼有高山有河流有平原,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非要形容的话,便是烟火气,少了几分人间应当拥有的烟火气息。 西陵郡,地势偏高,用后世的话来说便是空气稀薄,除了少许的原住民外,朝廷便是想要往这里迁居百姓也是不可能习惯的,人烟稀少已经成了西陵郡的难题。 “果真是人迹罕至之地,” “也难怪前朝不愿治理。” “这趟还是速战速决吧!” 少年郎望着身后已经出现些许不适的兵卒开口道,便是天下第一等精锐的凉州铁骑也难以在这片土地上持久作战。 “这是也是当初莲花生大士选址的道理所在,朝廷无法束缚之地,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修建起如此一座寺庙。” 1 “同样高处也代表着圣洁,在这无尽的高山之上甚至有天山雪莲这等极为纯净之物生长,而莲华生大士又名为“莲花生”,传闻大士中出世之时满城莲花开尽,奇异无比。” 一旁的寂上老僧喃喃道。 “可这圣洁之下,确是埋葬了无数的枯骨。” 少年郎望着远处殿宇穹顶那七彩琉璃折射出来的耀眼光芒轻叹一声,财富是用百姓的膏脂汇聚,殿宇是用奴隶的鲜血堆砌。 那么信仰又是从何而来? 右手轻轻扬起, 铁骑开始奔腾, 红衣黑甲的铁骑化为一道洪流铺天盖地, 翻山越岭, 终于到了这不可知之地。 1 …… 寂上老僧的眼眸中, 那熟悉高大的的城郭已经映入眼帘, 那烂柯寺供奉巨佛正殿高耸入云的穹顶在瞳孔之中不断放大,那承载着西域佛国一千五百年信仰的巨佛,终将在马蹄之下,化为残垣断壁。 高大的城郭下, “这世间不应当有佛!” “缘为莲花生大士起!” “缘为莲花生大士灭!” 寂上老僧双手合十喃喃道,面如枯稿,干瘦如鬼,笑容确是如沐春风,恍惚之间那城郭下盘腿而坐的老僧背后升起一道虚影,细细看去竟是和雕像中的大士无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